大模型与RPA、隐私计算结合,或加速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

发布时间:2024-01-05 14:11

阅读次数:

分享到:

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指拥有超大规模参数、超强计算资源的机器学习模型,可处理海量数据,完成各种复杂任务,如自然语言处理、图像识别等。

2023年,国内外不少科技、互联网企业推出或更新大模型,开启“百模大战”,好不热闹!而在应用侧,银行等金融机构跃跃欲试,意在以大模型加速推动业务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。

事实上,近几年,受到银行业关注并进行布局的新兴技术还有RPA、隐私计算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大模型与这些技术之间有着“微妙”的关系,比如两者结合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,或者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与推动等。


RPA结合大模型:实现自动化+智能化操作

RPA(机器人流程自动化),指通过软件机器人模拟人类与计算机的交互过程完成大量规则明确、重复机械的业务操作。其在银行业的应用场景包括客户服务、信用卡审批、风险防控、运维等,可助力降本增效,提升操作的准确性和运营效率。

多家银行早已研究布局该技术。比如2019年7月,建设银行总行自研的RPA运营平台正式投产上线,以促进集团范围内应用的快速推广;2020年末,工商银行实现RPA规模化应用,建成企业级数字劳动力体系。

但RPA主要处理大量重复、规则明确的结构化数据。然而,在银行,基于规则化数据的业务只占一小部分,剩下的则大量涉及图片、文字甚至音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,且非结构化数据一直在快速增长。因此RPA并不是万能的,其有着较为明显的弊端和局限性。

而处理结构化数据,是AI技术所擅长的。事实上,金智维、弘玑、来也科技、达观数据等RPA厂商早就开始探索RPA与AI的融合,以为银行等机构提供更为智能的“数字员工”。

推出具有超大规模参数的大模型,是AI领域的一大步。大模型与RPA结合,或有不小的好处。


RPA可执行重复性、规则驱动的任务,而基于大模型,则能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学习能力,帮助RPA处理更抽象和非结构化的任务。RPA的自动化能力结合大模型的理解、创造能力,可赋能多个领域。

比如在客户服务领域,两者结合,RPA自动处理客户查询等任务,大模型则能帮助理解客户需求,提供更有个性化和主动化的服务;在运营管理领域,RPA可自动执行数据录入、报表生成等任务,而大模型可帮助分析数据等;在供应链管理领域,RPA可自动执行订单处理、库存管理等任务,而大模型可帮助预测需求、优化运输路线等。


在大模型的助力下,RPA有望升级为真正的“IPA”。


隐私计算与大模型:实现更安全的数据计算与训练

隐私计算是指,在不泄露数据本身的前提下实现对数据的分析计算,在保护好数据和隐私的同时,让数据价值可以最大化地转化和释放。简而言之,即推动数据要素可信流通。

同样,已有多家银行布局隐私计算技术。比如农业银行2022年报显示,落地企业级隐私计算平台,验证与第三方平台互联互通;邮储银行2022年报透露,建设全行级数据多方安全计算平台,推动多方安全计算与隐私计算技术应用。

而训练大模型,需要大规模的数据量。随着国家和监管方对信息保护、数据安全的愈加重视,大模型显然需要保证数据方面的安全合规,尤其是在强监管的金融业。

以隐私计算做大模型的“防火墙”是一个可行方向,从这个方向上而言,两者或将互相推动。

一方面,基于隐私计算,在大模型的训练、应用过程中可更好地保障数据安全,在合规的情况下,加速推动大模型落地,从而真正释放大模型的潜力,赋能银行等更多机构。比如部署TEE(可信执行环境)以保护大模型训练、微调过程中的数据安全,在推理阶段使用多方安全计算提升隐私保护能力。

而且,由于隐私计算可实现数据安全共享,从而提高数据利用率,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大模型的数据量、数据质量。

另一方面,如今大模型处在“百花齐放”的阶段,虽然还存在幻觉、可解释性等挑战,但相比元宇宙,其实际落地的可能性要大很多。

而大模型的崛起,将有力带动隐私计算的发展,迎来“柳暗花明”。另外,大模型导致算力、数据、场景方面更大的供需矛盾,带来更大的分布式需求,这会对隐私计算提出新的要求,或促使隐私计算“再进化”。

据《银行科技研究社》了解,目前已有机构研究隐私计算和大模型的融合应用,比如联邦大模型等。


写在最后

最后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银行正探索研究的元宇宙、数字人等领域,实际上也需要大模型的赋能,从而提供个性化、智慧化体验。

在这个新技术层出不穷且对智能化不断提出更高要求的时代,没有哪一项技术是孤立的,大模型也是如此。大模型与RPA、隐私计算等技术的结合或相互促进,将有利于加速银行等机构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。

流量统计代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