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行联合创新实验室建设统计:聚焦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信息安全等

发布时间:2023-08-01 10:03

阅读次数:

分享到:

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,金融科技对于银行而言,重要性愈加凸显。近年来,银行和外部机构共建金融科技相关创新实验室的案例越来越多。银行方面,涉及国有银行、股份制银行、城商行、民营银行、外资银行、农商行等;外部机构方面,既有大型综合企业,也有金融科技垂直企业,以及高等院校等。


交行3个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,近4年多家银行布局


近期,交通银行分别与华为、腾讯云、科大讯飞共建的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。据悉,这三个实验室将分别推进大模型及算力集群技术、网络安全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落地应用。


其中,交行与华为联合创新实验室将聚焦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及创新,基于全栈自主创新的算力集群,联手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平台,提升大模型场景落地效率和金融业务智能化水平。


交行与腾讯云联合创新实验室将携手研究网络攻防对抗、安全运营体系建设、零信任架构实践、金融领域数据安全技术防护等网络安全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创新应用,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。


交行与科大讯飞联合创新实验室将围绕金融领域的大型语言模型,重点研究认知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,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,深度挖掘业务价值信息,实现个性化的客户服务。


事实上,目前已有多个银行与外部机构共建的金融科技相关实验室。《银行科技研究社》对此进行了不完全统计,统计范围为2020年以来金融科技相关联合实验室。


640.png


从统计结果看,涵盖各类型的银行,包括国有行、股份行、城农商行、民营银行及外资银行。


合作机构方面,包括大型科技互联网企业,比如华为、腾讯等;金融科技垂直企业,比如科蓝软件、神州信息;高等院校,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南京财经大学;以及安全服务商、电信运营商等。


关于合作内容,从技术角度来讲,主要涉及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隐私计算、5G等。


当前,随着ChatGPT的爆火,通用人工智能、生成式AI等概念火热,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此非常关注,并进行相应布局。像近期交通银行与华为、科大讯飞共建的联合创新实验室便涉及大模型相关内容。


而随着“数据”成为第五大要素以及国家、金融监管机构对数据要素的重视不断增强,与数据相关的技术,比如大数据分析、隐私计算(包括联邦学习等),愈加得到银行业的关注。


另外,所谓银行是经营管理风险的机构,防范化解风险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。因此,从上表可见,与风控、安全相关的技术是多家银行建设联合创新实验室的重点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已有国家、金融监管机构发布的多个政策文件强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安全,技术自主可控等,因此金融信创日渐成为银行业关注的重要话题。从上表可看出,江西银行、苏宁银行等银行建设了国产数据库相关联合实验室。


多家银行在更早前已行动,联合创新实验室对于银行具有较大意义

以上只是《银行科技研究社》对2020年以来相关实验室的不完全统计。事实上,在2020年之前,早已有多家银行建设联合创新实验室。


比如2017年6月,“中国银行——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”揭牌成立、农业银行与百度共建的“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”揭牌;2018年6月,招行信用卡联合上海交大共建的“上海交通大学-招商银行掌上生活AI联合实验室”举行签约仪式;2018年9月,农业银行与科大讯飞共建智能语音联合创新实验室;2018年11月,工商银行、云从科技、贵州大学、Visa宣布携手成立工银金融科技创新联合实验室。


2019年5月,微众银行与香港科技大学成立首个粤港合作的银行业联合实验室。据2022年11月消息,彼时,该实验室实现35+个能工程落地的算法模型,在顶级期刊级会议发布40+篇科研论文,联合申请25+项专利。


另外,其实还有银行金科子公司与外部机构成立实验室。比如2020年8月,建信金科与360宣布共同打造“金融安全联合创新实验室”。


银行与外部科技机构打造联合创新实验室,对于前者来说,或具有较大的意义。


一方面,外部科技机构在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、开阔的思维、较为丰富的金融科技相关经验及资源,同时对技术趋势有着更为敏锐的洞察力,可在一定程度上助力银行加速创新及数字化转型,打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。


另一方面,人才资源的互补,数据的融合互补等,转化到产品和服务上,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,增强银行的竞争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金融信创相关实验室也可帮助银行减少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,加快国产化步伐,进而增强安全可控性。


当然,联合创新实验室只是银行和外部科技机构合作的其中一种方式,或许这种方式能让合作更为深入,更为全面,更为灵活。但其实,不管哪种合作方式,目的总归是共赢,提升竞争力,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。

流量统计代码